“教”以共进,“研”以致远——淮南三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校本教研活动系列报道(三)
发布日期:2025-04-06 16:07:39 发稿人:教科研处 作者: 信息来源: 保护视力色: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持续更新的背景下,为精准锚定教学重点、紧跟教育前沿趋势,探索出更具创新性与实效性的教学路径,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5年4月1日至2025年4月3日,我校学科教研组继续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英语组:4月1日英语教研组张曼丽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研讨课。她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展示一系列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真实案例和多媒体资料,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语法和词汇,她采用了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运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物理组:4月1日物理教研组张宁老师带来《宇宙航行》课例分析,教学设计中以火箭发射发射和卫星运行为例进行新课引入,通过将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深入探讨航天时所需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以及第三宇宙速度,将航天与物理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课堂设计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发现,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组:4月1日地理教研组陈亮老师以“新课标背景下地理课堂导入的思考”为题作经验分享。他首先解析新课标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比新课标情境式导入与传统知识型导入的差异;其次结合相关教学案例,具体阐释了素养导向、问题链驱动、生活情境创设等导入方法的应用;最后从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赋能等维度展望课堂导入发展趋势。

化学组:4月1日化学教研组聂灿老师做了《分子空间结构多样性》课例分享,围绕高中化学分子空间结构展开,从大单元教学出发,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系统知识体系。通过多种模型展示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子空间结构,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理解物质性质,发展了学生模型认知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同时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语文组:4月1日语文教研组江守青老师做了题为“诗评主观题攻略”的讲座,讲座系统构建备考框架,从考情趋势分析切入,依托典型真题透析命题逻辑,结合诗歌意象、手法等核心知识讲解,梳理情感分析、意境鉴赏等五大题型解题策略,最终通过即时演练实现学用转化。内容详实兼具实操性,助力学生搭建古诗鉴赏思维体系,有效提升主观题得分能力。

数学组:4月3日数学教研组叶丽萍老师带来了“二项式定理”的研讨课,她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在讲解“二项式定理”的过程中,叶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工具,将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同时,叶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政治组:4月3日政治教研组张义全老师主讲了“从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角度看知识体系重要性”的讲座,他指出《政治与法治》教材的知识看似零散,实则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只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运行逻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具体案例,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阐述得清晰明了,认识到它们在国家治理中的协同作用,此次讲座重在指出梳理知识体系,不仅能提升对课程的理解深度,更能锻炼政治思维,帮助学生从宏观视角把握社会政治现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生物组:4月3日生物教研组程春艳老师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为主题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分享,她创设贯穿情境,将植物生命活动与粮食生产进行密切联系;并通过分章节设计不同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调查、探究、分享结果、构建模型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生命观念素养。

校本教研活动如同温暖的纽带,将淮南三中的教师们紧紧相连。在这里,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经验凝聚成前行的力量。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教师们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期待三中校园里,处处都绽放着教育的美好,充满着师生共同成长的欢声笑语。
英语组:4月1日英语教研组张曼丽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研讨课。她巧妙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通过展示一系列与单元主题相关的真实案例和多媒体资料,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语法和词汇,她采用了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实践运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物理组:4月1日物理教研组张宁老师带来《宇宙航行》课例分析,教学设计中以火箭发射发射和卫星运行为例进行新课引入,通过将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深入探讨航天时所需的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以及第三宇宙速度,将航天与物理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课堂设计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发现,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地理组:4月1日地理教研组陈亮老师以“新课标背景下地理课堂导入的思考”为题作经验分享。他首先解析新课标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比新课标情境式导入与传统知识型导入的差异;其次结合相关教学案例,具体阐释了素养导向、问题链驱动、生活情境创设等导入方法的应用;最后从跨学科融合、信息技术赋能等维度展望课堂导入发展趋势。

化学组:4月1日化学教研组聂灿老师做了《分子空间结构多样性》课例分享,围绕高中化学分子空间结构展开,从大单元教学出发,整合相关知识,构建系统知识体系。通过多种模型展示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子空间结构,提升空间想象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理解物质性质,发展了学生模型认知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同时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语文组:4月1日语文教研组江守青老师做了题为“诗评主观题攻略”的讲座,讲座系统构建备考框架,从考情趋势分析切入,依托典型真题透析命题逻辑,结合诗歌意象、手法等核心知识讲解,梳理情感分析、意境鉴赏等五大题型解题策略,最终通过即时演练实现学用转化。内容详实兼具实操性,助力学生搭建古诗鉴赏思维体系,有效提升主观题得分能力。

数学组:4月3日数学教研组叶丽萍老师带来了“二项式定理”的研讨课,她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在讲解“二项式定理”的过程中,叶老师巧妙运用多媒体工具,将复杂的数学推导过程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同时,叶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政治组:4月3日政治教研组张义全老师主讲了“从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的角度看知识体系重要性”的讲座,他指出《政治与法治》教材的知识看似零散,实则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只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运行逻辑、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他通过具体案例,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阐述得清晰明了,认识到它们在国家治理中的协同作用,此次讲座重在指出梳理知识体系,不仅能提升对课程的理解深度,更能锻炼政治思维,帮助学生从宏观视角把握社会政治现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生物组:4月3日生物教研组程春艳老师以《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为主题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分享,她创设贯穿情境,将植物生命活动与粮食生产进行密切联系;并通过分章节设计不同的模拟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调查、探究、分享结果、构建模型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生命观念素养。

校本教研活动如同温暖的纽带,将淮南三中的教师们紧紧相连。在这里,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经验凝聚成前行的力量。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教师们会带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用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期待三中校园里,处处都绽放着教育的美好,充满着师生共同成长的欢声笑语。
- 版权所有 www.hnsz.net all rights reserved.power by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淮南第三中学
- 皖ICP备2021013132号-1 网页设计、网站制作均由淮南三中信息中心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