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淮南三中2024年度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25-02-27 11:55:13  发稿人:xj   作者:  信息来源:  保护视力色:       
2024年,淮南三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统领,优化教育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学校发展
1.锤炼党性修养,坚定政治自觉。我校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并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纵深化,累计开展集中学习32场次、党课讲授6次、研讨交流12次。严格执行意识形态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2次警示教育活动,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不可摧的思想基础。
2.坚持固本强基,提升党建质效。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补2名党委委员,厘清党委书记、校长、党委委员职责,健全议事决策制度。优化各支部配置,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支部活动阵地,通过规范组织形式、加强党务培训,落实党委班子成员建立支部联系工作点制度,全覆盖列席督导等举措,推动党建工作规范开展,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共召开4次党务工作者专题会议。主持召开思政课教师谈会,摸排思政课教师思想状况,切实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宣讲活动,收取24份思政工作意见稿,2024年12月被授予“市教体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称号。
3.办实事解难题,践行初心使命。开展“党旗领航、党员带头,文明创建做先锋”、“我是党员,我做先锋”、“点亮微心愿”等活动;规范党员发展程序,1名同志按期转正、培养1名发展对象、2名入党积极分子;开办1期党员干部主讲的幸福大讲堂。开展党员示范岗,扎实推进师生牵手活动,激发基层党建最大活力。
4.落实作风建设,确保风清气正。召开3次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议,加强对门户网站、微信群等阵地管理,实行群主负责制,定期排查,防微杜渐;微信公众号新闻稿实行三审制,讲好三中故事,突出舆论正面引导 ;扎实开展“护苗2024·绿书签”专项宣教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理想信念、遵纪守法、安全意识等方面教育;召开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收取24份思政工作意见稿,做实思政教育。坚持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制度;召开3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签订26份《淮南三中领导干部廉洁过节承诺书》,下发26份《致党员干部家属的廉洁家书》,筑牢拒腐防线。
二、谋划改革举措,提升教学质量
1.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一是加强课堂教学质量监控。通过教学日志、体育信息课考勤统计及时掌控教师课堂、课下教学行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巡查工作,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并认真做好问题的处理工作。二是不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师备课资料、听课情况、教学成绩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效率;规范考试管理工作,坚持对段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老师、班主任等进行表彰、宣传。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分享智慧,提升学科成绩。
2.抓实生源提高办学质量。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积极落实招生工作。2024年招生计划900人,实际报到899人;统招分数线678.3分,调剂分数线642.7分,生源质量有稳步提高,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拓宽渠道提升专业素养。为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积极加强与兄弟学校的联系、沟通与合作,与闵行三中、合肥三中、淮南五中、淮南二十四中等校开展深入的校际交流活动。此外,我们还特邀99届杰出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季恒星教授回母校讲学,为学生们带来宝贵的学术盛宴。
三、铸造教研团队,提高队伍水平
1.先锋引领教研路,学识破浪智慧航。为了持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加速教育教学的改革步伐,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间,我校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20场“教研先锋行”系列活动。活动中,20位来自校学术委员会的杰出成员主动担当,积极投身主讲与授课工作,他们以双新改革理念为核心,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展现卓越的教育风采。课后,教师们围绕教学和讲座内容展开热烈的交流与研讨,大家各抒己见,思想碰撞中激发出智慧的火花,为教育教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教研先锋行”活动,无疑为我校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2.校际往来凝智慧,交流携手促提升。3月,我校精心选派4位骨干教师前往上海市闵行三中,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深入体验并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经验;9月,闵行三中的领导专家团队莅临我校,带来六场精彩纷呈的专题报告。此外,我校与合肥三中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际交流活动。组织校啦啦操对前往合肥三中开展啦啦操交流展示活动,推动两校间特色交流,加强互学互鉴;共同举办一场跨地区校际同课异构活动,来自两校的18位老师同台献技,同中求异,异中创新,展现教与学的独特魅力;参加合肥三中主办的特色化多样化办学研讨会,深入探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推进学校特色化多样化的办学进程。
3.勤学善思结硕果,赓续奋进创佳绩。2024年,我校在教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斩获多项重量级奖项,彰显学校卓越的教育实力与科研水平。学科竞赛辅导获奖31次;课堂教学评比26项;学生征文获奖13篇;教师论文发表11篇;教师论文评选获奖10篇,市级课题结题5项等。其中国家级24项,省级30项,市级44项。
4.青年教师逐梦想,助力成长筑根基。学校多措并举,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实现快速成长。一方面,为青年教师精心安排一对一的师徒结对帮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开展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常规教学工作,助力他们尽快熟悉并掌握教学业务流程;另一方面,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市新秀杯比赛、市师德演讲比赛、教育教学竞赛等活动,为他们搭建锻炼能力、展示自我风采的优质平台,促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不断积累宝贵经验、稳步提升教学能力。此外,开展“青衿轩——淮南三中青年教师成长沙龙”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共同进步的平台,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
四、提升管理水平,助力学校发展
1.统筹70周年校庆,共绘三中新篇章。学校精心筹备,成立专门的校庆筹备委员会,明确各小组职责,确保各项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庆活动,包括盛大的庆典大会、精彩纷呈的文艺晚会、深具启迪意义的校友专题讲座、温馨感人的校友返校参观访问,以及全面展现学校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示等。这些活动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我校的办学成就、深厚文化底蕴及师生们的卓越风采。广泛联络校友,建立了详尽的校友信息数据库,并通过组织校友座谈会、走访校友等活动,加深了与校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激发了校友们的爱校热情与参与积极性。同时,我们积极开展捐赠工作,众多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精心拟定了校友捐赠答谢信,并制作了精美的校友捐赠证书,以表达对他们善举的深深感激与敬意。
2.保障师资队伍,增添新鲜血液。2024年招聘语文1人、数学2人、英语2人、物理1人、生物1人、政治2人,共9人。新招聘的老师为淮南三中教师队伍增添新鲜血液,也带来了生机活力。7月份召开新教师入职见面会,见面会上新入职教师畅所欲言,谈心情、谈感受、谈未来,场面和谐融洽,让新教师有家的感觉和温暖。
3.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2024年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历经半年时间完成《淮南三中制度汇编》,涉及十九个方面。起草拟定制作《淮南三中教师聘用合同》并于9月份符合条件的老师全部签订,使学校在人员招聘、任用及管理方面更加规范有序。
五、丰富校园活动,彰显德育特色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组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结合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如国庆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体咨询。
2.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及时总结一段时间以来班主任工作中的成绩,分析并解决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布置下一阶段的任务和工作要求;指导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方面的一些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尤其是指导青年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组织班主任学习《中小学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杂志,同时要求班主任自学有关班级管理理论。组织班主任利用暑期时间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
3.以校园活动为平台,强化立德树人成效。2024年,我校致力于搭建多元化的展示舞台,深度挖掘并培育学生的广泛兴趣与专长,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校园生活的色彩,更为学生铺设了一条通往多元发展的璀璨大道。这一年里,我们成功举办了首届“幸福杯”音乐节、“红五月”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及激情四溢的校园篮球争霸赛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
1月6日,淮南市少儿器乐展演中,淮南三中的钢琴演奏《军队进行曲》荣获优秀节目奖;6月1日,我校啦啦操队在全国啦啦操锦标赛中,斩获一金一银的辉煌战绩;在淮南市第三十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淮南三中体育代表队荣获团体总分第三名的佳绩,男子团体更是勇夺总分第二名,女子团体也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一系列的佳绩,不仅是我校在艺术与体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更是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结出的累累硕果。
六、构建幸福体系,优化育人环境
1.温情脉脉,幸福感满溢心田。我校始终将广大教师的福祉视为工作重心,精心策划,稳步实施,致力于全方位保障教师的切身利益,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氛围。3月30日,组织女教师赴高塘人家田园综合体开展“赏田园风光,品人间烟火”户外踏青团建拓展活动,让女教师们感受回归自然、体验野趣的现代自然生态美;9月9日,组织教师代表与安理大第一附属人民医院的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增进双方情谊;“重阳节”期间,走访慰问退休老教师、举行“重阳节”部分退休老教师座谈会并开展全体在职、退休教职工体检活动,关心关爱退休职工;11月22日至24日,组织校乒乓球队、气排球队参加市教体局举办的第十一届“红烛杯”乒乓球比赛以及第六届“红烛杯”气排球比赛。此外,学校还积极建设女教职工活动室,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职工活动,如趣味运动会、文艺晚会等,不仅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更切实提升了教职工的幸福指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与满足。
2.强化担当,后勤保障稳人心。强抓食堂、宿舍等重点防火部位的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积极购置各种物资,确保教学第一线的教学用品和卫生物品及时发放到位,精心做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及花草的维护和修剪工作;安装寝室节水阀门,铺设办公楼防滑垫,增设学生停车区域和保安值班室,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
3.多措并举,筑牢师生安全网。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安全防火、防溺水、防校园欺凌等各类工作预案。坚持每月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认真摸排“校园贷”、“校园欺凌”等涉黑涉恶案件,持续开展防溺水教育、消防应急演练、地震应急演练,持续推进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防诈骗宣传,坚持强化食堂、宿舍等重点防火部位的日常安全管理和检查,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七、聚焦年级工作,助力学生成长
1.全面助力,引领新生展新篇。高一级部围绕多项核心任务,精心部署,稳步推进教育教学工作。为帮助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组织班主任提前布置好教室,张贴迎新的标语、绘制迎新的板报,准备小礼物,为新生提供了温馨、热情的校园环境;面对新高考选科需求,开展系列选科分班指导工作,组织多场选科政策解读讲座,详细剖析各组合利弊、专业覆盖范围,并结合学生成绩、兴趣爱好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学生理性抉择;坚持不定期查寝,查看学生住宿环境、作息情况,关心学生生活点滴,提醒学生增添被褥、注意保暖,遇到学生身体不适,第一时间送医陪伴,让学生在学校也能感受家的温暖,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全身心投入学习。
2.携手并进,桃李春风共向前。自2024年10月起,在高二级部的引领下,各年级积极响应号召,全面铺开师生结对帮扶活动,构筑起一座连接心灵、促进成长的坚固桥梁,让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更加紧密而高效。在教室的讲台上,教师的办公室里,乃至教学楼的长廊间,处处洋溢着师生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教师们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邀请学生面对面交流,共探学术之奥秘。面对学生在学习征途上遇到的重重难题,教师们以极大的耐心逐一解答,不仅传授知识,更重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解题的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3.减压赋能,轻装上阵赴远航。步入高三这一关键学年,学生的学习压力显著增强。为此,高三级部积极应对,不断探索创新路径,致力于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优越、有利于成长成才的学习环境。开展高三动员大会,帮助学生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开展暑期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在家学习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实现家校共育;组织滚铁环趣味团建活动,有效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参观安徽理工大学和淮南师范学院,通过亲身体验大学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向往。一系列减压赋能的活动,不仅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氛围,更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迎接高考的挑战,扬帆远航,驶向梦想的彼岸。